找到相关内容806篇,用时2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本法师答:娑婆世间极苦,我们应当一心念佛,勤求出三界,为何还要发菩提心来度众生呢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婆婆(梵语saha),又译沙诃、娑呵、索诃。意译、堪忍、、忍土。   指娑婆世界(梵语Saha-lokadhatu)。就是释迦牟尼佛进行教化之现实世界。此世界众生安于十恶、忍受诸烦恼,不肯出离,故名为。   正因为是娑婆世界实在是苦得不易堪忍,所以大圣佛陀才广说八万四千法门,一一法门都是劝令我们出离三界苦海,净土法门就是规劝求生净土的最好法门,一旦一心(梵语eka-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442412890.html
  • 阿 弥 陀 佛 略 传

    勇猛精进,忍力无倦,善行不退,或生为王,或为豪富,或为比丘,或为天人等,常以四事供养,恭敬一切诸佛,广修万行,多植德本,乃至修诸艰难的苦行,难行行、难忍的苦行都修持过由此可知法藏比丘的用心了。 ...国土。尔时法藏比丘唯不知道何尊佛的佛土最为超绝?修持如何法门最为简易,方达到大愿,克成伟业。于是法藏比丘重诣佛前,顶礼已毕,长跪合掌,以颂赞佛,赞已,禀白佛言:(我发无上正觉之心,唯愿世尊广为宣演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9325017011.html
  • 他们都是菩萨

    。这不就是大菩萨的难行行、难忍、难舍舍的精神吗!   另外,这些罹难的菩萨们,他们是代表我们受苦受难,也就是代表生活在这里的人而罹难的。这灾难是我们共同造的共业,而他们就在这共业中变成了...

    圣严法师开示

    |无常|菩萨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19444924235.html
  • 净空老法师对净宗同修的讲话

    不是好事;善人、恶人都是好人。尤其是恶人,恶人什么?成就我忍辱波罗蜜,看我不能,道业就向上提升,不能就堕落。,我们从凡夫就升等升到佛菩萨,佛菩萨。不能怎么样?跟对方就结冤仇,这个冤仇一结,生生世世没完没了,这不叫自己找麻烦!所以那个坏人,到底是好是不好?我们,他是好人,他成就我忍辱波罗蜜,他帮助我提升;我不能,不能他就是坏人,他是我的冤亲债主,来生我报复他。所以外面...

    净空老法师主讲

    |净宗|教育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14331434508.html
  • 忍辱的重要性及其功德

    按忍辱的要求做,就培育自己的德性、人格,也能够感化别人。自行化他都要修忍辱,这样自然可以自度度人。所以他认为,待人接物都要把“”字放在前面。   佛陀在过去修行中,曾做五百世忍辱仙人,他的忍辱...他。那么打、骂,我们就不应该起嗔恨心了。这样想,心量就开阔,思想境界就提高。   2、‘修忍辱有利于持戒,有利于得定,有利于开发智慧。   广钦法师说: “持戒就是忍辱。”因为戒行就是要求我们...

    佚名

    |忍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19045034590.html
  • 在忍辱中培养品德

    学忍耐,功夫做得到,才有成就菩提果的资粮。    事实上,的人并不是懦夫,反之,是勇敢的,是有力量的;是一种牺牲,是一种定力,你培养这种定力、牺牲的精神,对于修养品德才会有增长,未来的弘法...江”;没有忍辱功夫,无论修持、无论做事都不能达到理想。一句闲话就要计较,一点小小折磨就受不了,这种没有力量应付环境的佛教青年,如何担当重任和创造事业呢?    佛陀说:“学道的人,如果不能忍受毁骂,...

    达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50239652.html
  • 佛教是主张苦行的宗教吗?

    该会感到无限的亲切,它的内容,无非是持戒、禅定、智能等的解脱法,但也正是人间世的处世法。但这尚是属于理性的求解脱的法门。到了大乘经中,更加鼓励我们去大施大舍、难忍、难行行了,为了救济众生可以牺牲...有常举手者,或不坐床,或常蹲者¨¨或有卧荆棘者¨¨或有裸形卧牛粪上者,或一日三浴,或有一夜三浴,以无数众苦,苦役此身!」像这样的苦行,佛陀是极端反对的,因为那是除了自讨苦吃就毫无意义,既不修身养生,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5440546.html
  • 解脱者之生活

    的拘谨。在一般人看来,多少有点“不拘小行”。  无论是声闻与菩萨,由信慧深入而来的坚定精进,都是非常有力的。一般所看为艰苦的,根本不可能的,而在圣者们,却克服它。尤其是菩萨,难行行,难忍,在宁静恬悦的心境中,胜过了一切。  平常说“八风不动”。利、衰、苦,乐、称、毁、讥、誉,对于解脱的圣者是不会因此而动心的。就是到了生死关头,都保持宁静而安祥自在的心境,不为死苦所烦扰。经中有“欢喜舍寿”...

    印 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3340675.html
  • 燃顶、燃臂、燃指有必要吗

    供养及救生供养。比如他曾经为了向罗刹恶鬼求得一偈,而不惜投身相喂;又曾在雪地见到饿虎,因缺食物,几只幼虎也将饿死,所以投身饲虎。这是基于「难行行,难忍」的菩萨精神而倡导苦行。   苦行的本身跟神教...决心和苦耐心的。   但是,正常的修行法是以人的行为为标准,以人间的伦理思想为基础,若有违背常情常理的行为,便不是常人所用而当用的,否则会使自己产生更大的烦恼,并且招致他人的物议。修行应根据原始佛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03243398.html
  • 巍巍菩萨道

      巍巍菩萨道   如本   巍然耸立的菩萨道,既博大又精深,经过五十二个凡圣阶位,这无上的菩提大道是何等的庄严!一一无非动经尘劫所修所得。菩萨上求下化的精神,实在非语言文字所赞叹,何以得知?因为菩萨要接受难行行,难忍的考验,可说历尽沧桑,广度有情,一一都要无条件的奉献与牺牲,如此奉献与牺牲来圆满佛道。  众生须要听闻佛法,菩萨要广说一切佛法滋润众生,普令离苦得乐,不得有悭吝之心。众生...

    如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5247873.html